开业于2004年,诚信服务几万客户
翔意数码淘宝店:xynbnb.taobao.com
全国客服电话:010-59000667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兴隆街56号北京商界A座512
ThinkPad产品专业客服 苹果产品专业客服
查看: 2388|回复: 18

[转贴] 酷睿1代和酷睿2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6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酷睿1代和酷睿2代

扣肉——就是Core(酷睿)的民间叫法,烤土豆——Core 2 Duo(酷睿2)的民间叫法,一般都是音译过来的!
我只针对移动版的找了些资料加以整理!!

Core微架构产生的历史背景
自从处理器诞生之日起,在传统的桌面级处理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是以处理器的真实时钟频率来决定处理器的性能,时钟频率论的概念一直被沿用到今天。Intel恰恰抓住了用户这种追求更高时钟频率的心理,在2000年发布了采用Netburst微架构的Intel Pentium 4处理器,向着处理器高时钟频率的目标大踏步的前进。超高的20级流水线让Pentium 4处理器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频率提升能力。

但在和比它晚三年推出的AMD K8架构比较之后很多人得出Netburst架构高频低能的结论,尤其是在最近两年Intel的NetBurst微架构在和AMD的K8架构的对抗中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举个例子就更明了,比如2Ghz的赛扬处理器运行一百万位Supei pi用时2分钟50秒而同样拥有128kB二级缓存的低端处理器闪龙在频率同为2Ghz时只用50秒就能完成测试)。

因此Intel急于拿出一个高性能的新架构以揭制AMD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的势头。AMD得益于其高性能的K8架构,在旗舰产品上一次又一次的战胜了Intel的产品,甚至一些低端的Sempron也在大多数测试中能战胜与其PR值相同的定位主流的Pentium 4,这使得Intel很无颜面。甚至AMD一次又一次的叫嚣要与Intel进行性能大战,而Intel则无一次敢于应战。这使得AMD的市场占有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桌面平台的市占率迅速达到四分之一,而在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半数(这其实是Intel靠OEM厂商的支撑才达到的,因为仅就美国DIY桌面市场AMD的市场销售份额就超过50%)。这使得Intel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处理器老大的形象。

虽然NetBurst在刚上市之初取得了一定成绩(当时AMD的K7不足以对抗Pentium 4),但Intel坚决要仅仅依靠提高处理器主频来弥补其差强人意的性能(在K8上市后Pentium 4颓势凸现)。Intel对自己的芯片制造水平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的生产技术能够良性发展,时钟频率及性能将不断提高(若真如Intel预料的那样,也许这些年Intel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会是另外一种姿态,至少不会这么狼狈)。从Intel推出Netburst微架构的Prescott核心处理器开始,把流水线由20级一下子提升至31级,以便时钟频率再进一步提升。然而随着90nm制造工艺的Prescott核心正式上市,其功耗过高、散热困难的问题就暴露无遗,而且最致命的是性能提升幅度并不理想。且预定推出的Prescott核心的最高端Pentium4 580遭遇难产,而后继产品,基于NetBurst架构的5GHz的Tejas和6GHz的Nehalem也胎死腹中。NetBurst微架构的桌面处理器一时间都成为了高频低能的代表,尤其是AMD处理器采用PR值标示性能之后就更为明显(一颗主频1.8G的Athlon64 3000+ 号称等效于P4 3.0G的性能)。

但是 Intel 的移动平台Dothan处理器却在功耗和性能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由于Dothan基于奔腾3处理器的架构改进而来,这使我们不得不认为,功耗及性能问题多半是由NetBurst微架构先天设计上的缺陷引起的。与此同时,竞争对手 AMD 的 K8 处理器在性能和功耗两方面都表现良好,正在桌面、服务器和移动全平台上侵占原本属于Intel的市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迫使Intel不得不放弃原本想继续坚持很久的NetBurst架构而研发同时具有高性能和低功耗的新架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Core微架构诞生了。

Core处理器型号划分

Intel在2006年3月的IDF大会上宣布了下一代处理器,并且服务器、桌面和移动处理器统一采用Core微架构,这个消息无疑成为会上最引人注目的话题。Core 架构是由 Intel 位于以色列海法的研发团队负责设计的。原定是Centrino(讯驰)平台的第三代Napa和第四代Santa Rosa所采用的处理器。但由于NetBurst微架构的失败,Core架构被Intel匆忙推上前台。

2006年7月27日,Intel全球同步正式发布了代号Conroe和Merom的新一代台式机和笔记本处理器,包括Core 2 Duo和Core 2 Extreme两个品牌,处理器中文名“酷睿2双核”和“酷睿2至尊版”。Intel原计划在发布Conroe四周之后再发布Merom,但鉴于二者基于同样的核心架构,而且已经归于同一品牌Core 2 Duo之下(最顶级的X6800为Core 2 Extreme),所以分两次发布意义不大,故而将Merom提前与Conroe一同推出。其中桌面和移动平台都叫做Core 2 Duo,可以看出Intel为统一桌面和移动双平台架构的特别用心。Intel正在逐渐淡化桌面处理器和移动处理器的差别,将Conroe和Merom同命名为Core 2 Duo即可见一斑,因此一同发布也不足为奇。

Core 2 Duo在单个芯片上封装了2.91亿个晶体管,并且在功耗降低40%的同时提供满足当前和未来应用所需的极高性能,功耗的降低得益于它是基于上一代移动平台Core Duo的核心技术开发而来。但具体强大到什么程度其结果很有可能出乎您的意料之外。暂且可以透露一下,这次测试用的T7200在超频测试中达到2.64GHz频率时Supei pi 一百万位测试用时20秒,而要达到这个成绩需要采用 NetBurst 架构的 Pentium 4 处理器超频到6GHz左右,或者 AMD 的 K8 处理器超频到4GHz左右。足见其性能的强大和核心架构的先进。此外,Conroe处理器还支持Intel的VT、EIST、EM64T和XD技术,并加入了SSE4指令集。由于Core的高效架构,Conroe不再提供对HT的支持。

有一点要特别说明:由于Core和 Conroe两个单词在结构上颇为类似,因此有不少消费者往往将Core和Conroe混淆。实际上,我们把Core音译为酷睿,它是Intel下一代处理器产品将统一采用的微架构,而Conroe只是对基于Core微架构的Intel下一代桌面平台级产品的代号。除Conroe处理器之外,Core微架构还包括代号为Merom的移动平台处理器和代号为Woodcrest的服务器平台处理器。采用Core的处理器将被统一命名。由于上一代采用Yonah微架构的处理器产品被命名为Core Duo,因此为了便于与前代Intel双核处理器区分,Intel下一代桌面处理器Conroe以及下一代笔记本处理器Merom都将被统一叫做Core 2 Duo。另外,Intel的顶级桌面处理器被命名为Core 2 Extreme,以区别于主流处理器产品。

此次发布的Conroe/Merom共计10款,其中代号以E和X开头的5款面向台式机,以T开头的4款面向笔记本

英特尔初期发布Core微架构处理器包含E6000桌面系列和T7000、T5000移动系列,E6000系列处理器外频为266MHz,前端总线频率为1066MHz,拥有2MB(E6300、E6400)或4MB(E6600、E6700) 二级缓存,面向高性能市场;稍后推出的E4000系列外频相对低一些,为200MHz,前端总线800MHz,定位低于E6000系列,发布时间将延后至2007年第一季度。除普通版Conroe之外,Intel还将发布Conroe XE处理器取代现有的旗舰产品Pentium XE——即X6800。

虽然桌面平台的Conroe的前端总线为1066MHz,但这次的主角移动版处理器Merom前端总线均为667MHz(Merom处理器原本是属于下一代移动平台Santa Rosa上的处理器产品,现在不得不在Santa Rosa平台推出之前先把Merom处理器推向市场,并可以顺利地植入目前的Napa平台上面。为了在Intel 945芯片组上面运行,其前端总线为了适合于Intel 945芯片组,而仍然保留667MHz的前端总线设计。而今后出现的Santa Rosa平台上的Merom处理器其前端总线就改为800MHz。这种情景与当年推出400MHz的Dothan为适应Intel 855芯片组的做法十分相似)。二级缓存则加大为4MB(低端的T5000系列仍为2MB),意味着缓存中可以寄存更多等待处理数据,减少处理器与内存以及外围设备间数据传输的瓶颈,提高指令的命中率,大大提高执行效能。

随着Napa平台上Yonah处理器被替换成Merom处理器,这也意味着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开始进入64位元双核技术时代,Yonah作为双核移动处理器的首战英雄将开始退居其后


最后要说的
Core架构的Merom处理器确实性能强劲。在多项测试中,频率2GHz的T7200能战胜频率2.33GHz的T2700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您同时也注意到了,在移动平台Merom虽然性能强劲,但并没有给您带来太大的惊喜。虽然胜过Yonah,但幅度都不大,而且在一些测试项中,频率稍低的T7200也是输给了T2700的。因此可能在移动平台Core微架构的优势不像桌面平台那样出彩——一颗频率最低的E6300也可以全歼高频率的Pentium D。究其原因就是Yonah本身就比较优秀,而不像NetBurst那样失败,况且Core微架构本身就是在Yonah微架构改进而来,成绩不会形成太大的反差也在情理之中。

现在有必要对Core 微架构做一个简单的概括:Core微架构是Intel的以色列设计团队在Yonah微架构基础之上改进而来的新一代微架构。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在各个关键部分进行强化。为了提高两个核心的内部数据交换效率采取共享式二级缓存设计,2个核心共享高达4MB的二级缓存。其内核采用较短的14级有效流水线设计,每个核心都内建32KB一级指令缓存与32KB一级数据缓存,2个核心的一级数据缓存之间可以直接传输数据。每个核心内建4组指令解码单元,支持微指令融合与宏指令融合技术,每个时钟周期最多可以解码5条X86指令,并拥有改进的分支预测功能。每个核心内建5个执行单元子系统,执行效率颇高。加入对EM64T与SSE4指令集的支持。由于对EM64T的支持使得其可以拥有更大的内存寻址空间,弥补了Yonah的不足,在新一代内存消耗大户——Vista操作系统普及之后,这个优点可以使得Core微架构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而且使用了Intel最新的五大提升效能和降低功耗的新技术,包括:具有更好的电源管理功能;支持硬件虚拟化技术和硬件防病毒功能;内建数字温度传感器;提供功率报告和温度报告等。尤其是这些节能技术的采用对于移动平台意义尤为重大。
发表于 2007-4-6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赞一个
发表于 2007-4-6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 这帖子你晚发了半年 这不FSB800的依然是MEROM核心的CORE 2都要出了
发表于 2007-4-6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又看
发表于 2007-4-7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又看,还是头晕!!!
发表于 2007-4-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10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10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07-4-1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楼上的还说学习。。。
发表于 2007-4-1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1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
发表于 2007-4-1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1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7-4-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没耐心看完了
发表于 2007-4-12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4-13 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比较晕,可能自己的水平有限吧!!!
发表于 2007-4-13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gulang001 的帖子

哈哈。
发表于 2007-4-13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