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业于2004年,诚信服务几万客户
翔意数码淘宝店:xynbnb.taobao.com
全国客服电话:010-59000667
地址:北京东城区东兴隆街56号北京商界A座512
ThinkPad产品专业客服 苹果产品专业客服
查看: 4228|回复: 26

T60,X60键盘空格键高一些的设计依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2-23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到有些人提出空格键翘起的问题.

空格键是有意设计的高一些的,即使重新安装还是要比其他键面要高.击键行程是影响键盘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因为绝大多数人使用大拇指敲击空格键,拇指基本与键盘平行,击键行程受掌托限制,键面高击键行程长相对舒适一些.;而其他四指是垂直击键,键面低一些也不影响击键行程.

sony的键盘行程很短,给人感觉不如thinkpad.现在笔记本越做越薄,键盘感觉肯定不如台式机,主要原因就是键程问题.


[ 本帖最后由 T60CC1 于 2007-2-23 21:51 编辑 ]
发表于 2007-2-23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LZ的说法,THINKPAD的设计师确实匠心独运。考虑得周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起早已经标准化的CPU,处理器,硬盘,内存,显卡等部件,笔记本电脑的键盘是比较被忽视的,实际上,键盘和屏幕一样是我们最经常接触和操作的部件,如果不喜欢笔记本内建的鼠标,外接一个就是了,但键盘很少有人外接使用(那样还叫笔记本吗?),虽然说键盘无论优劣,一般并不影响整机的性能,但它们对于笔记本的整体使用感受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各个厂商目前一般都不公布详细的键盘和鼠标参数,我们也无意把大家培养成键盘专家,因此本文不打算结合复杂的原理图和工程图片,而是通过一些容易做主观判断的方法,为大家建立正确的键盘选择和使用观
键盘的手感是个有些主观的指标,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众玩家争论到底什么机器的键盘手感比较好,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对键盘手感的评价就好像一个人性格的形成那样,初次的接触和感受会对以后的标准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人最早的时候用什么机器,以及接受的言论和观点,都会对他日后判断键盘手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键盘“处女情结”。
另外,键盘手感其实也和目前所使用的机器有关,当试用一款新机器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的将新机器和自己熟悉的机器手感进行比较,因此,除非差距实在是太远,否则往往是比较倾向于自己熟悉的机器的。
所以,除非你已经有过使用许多机器的经验,或者能看懂对一般用户来说仿佛天书的键盘指标,否则你难以建立起比较公正的键盘手感标准。既然如此,其实不必过分追逐别人口中的键盘优越感,只要用你自己的双手感受一阵子,你觉得OK就OK。
在笔记本电脑中键盘是成本比较低的部件,就大批量采购成本而言,相比起CPU动辄200美金以上的身价,最贵最好的全尺寸笔记本键盘也不过是15美金上下(大多数情况下只有苹果舍得用这样的键盘),知名度很高的ThinkPad键盘连指点杆鼠标也不过10~12美金上下,最便宜的笔记本电脑键盘只要3美金左右,大多数笔记本电脑使用的键盘在3到7美金的范围。当然,对于那些特殊设计(例如尺寸特别小或者键帽特别)的键盘又当别论。
如果把CPU比做小姐,那么键盘的地位只是丫鬟,再美再善解人意,也不能盖过小姐的风头,虽说一块好的键盘可以为机器锦上添花,但实际上键盘在笔记本中的地位是甜点,不是主菜,消费者“迎娶机器”也很少是冲着键盘来的,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厂商自然也就顺应潮流,尽量降低键盘的成本,尤其是追求低廉价格的X999级别机器,更是只要选择能用的键盘便可以了。
那么,键盘到底要怎样才算好?影响键盘手感的因素又有哪些呢?
可以被主观判断的键盘手感要素有五:
1.键距:标准台式机键盘的键距是19~19.5mm,这样的键距也被称为“全尺寸”或者“标准键盘”,在笔记本电脑中,受机身大小的限制,通常至少要12.1英寸普通屏幕机器才能做到全尺寸的键盘,而且这种“全尺寸”只是对字母和数字键而言,至于其他F1~F12,Page Up/Page Down等辅助按键通常是作成比较小的尺寸以节约空间。至于屏幕尺寸更小的机器,一般还要将字母和数字键的键距进一步减少才能顺利安装在主机上。下图是全尺寸键盘和17mm键距键盘的大小对比,大小差别悬殊:
当键盘键距低于19mm的时候,击键的手感就会受到影响,如果进一步缩小到17mm以下,那么习惯了全尺寸键盘的用户会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准确操作。如果键距小到15mm以下,那么很多成年人的手指都无法正常击键。
因此,笔记本最好的键距应该是19mm,在17mm左右则要实际尝试自己是否能适应,15mm以下的键盘实际上已经不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2.键程:指按键按下时可以下沉的行程,一般来说这个行程至少要有2.5mm以上,但键程的高度直接影响整个键盘的高度,并且进一步影响到整机的厚度,因此许多超轻薄机器的键程实际上只有1.5~2mm。键程长的机器能给用户接近台式机键盘的感受,如果键程比较短,那么用户击键时就会感觉键盘的反弹比较“硬”,说得夸张一点就好像是在击打一块石板,时间长了就容易感到疲倦。键程的大小主要是由键盘支架高度和回弹橡胶的有效压缩范围决定的:
3.回弹:这是个比较主观的因素,指键帽在击键时的阻尼手感,各位可以相像一下敲打一团棉花和敲打腿部肌肉的感觉有怎样的差异,回弹和键程是息息相关的,不同的键程有自己最合适的回弹,如果回弹太弱,那么击键手感就显得空虚,有一种松垮垮的感觉,如果回弹太强,那么就会令击键的力度增加,时间长了容易疲倦。一个设计优良的键盘甚至要在键帽下压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回弹。
回弹和键程如果配合得宜,可以很大程度上弥补轻薄机器因为键程较短而带来的手感不足,例如IBM的X系列轻薄机器键程实际上是比较短的,但通过回弹的良好配合,获得了相当接近键程长的T系列机器的手感,类似的情况还有苹果的PowerBook,实际上键程一般,但手感也不错,合适的回弹再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本帖最后由 T60CC1 于 2007-2-23 22:1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2-23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4.键帽:一个键盘的高度实际上是由底板,薄膜电路层,支架和键帽加起来的总和,当为了保持一定的手感和强度,其他部分难以缩减的时候,一个最常见的办法就是缩减键帽的厚度,将它变得扁平,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键盘的总体高度,但是这样的缩减将带来副作用,就是键帽的击键手感会下降,请看一下自己身边的台式机键盘,键帽顶部都有一定程度的下凹,这样当击键的时候手指会落入下凹中,令指尖均匀承受压力,在笔记本上,本来这样的下凹就已经变得有些小,如果再进一步扁平键帽,就会令键帽顶部的下凹接近于消失,这种键盘在击键时就特别容易令指尖集中受力,很容易疲倦。
另外,廉价的键盘通常使用的键帽材质都比较薄,这样在击键的时候就容易出现比较虚浮的感觉,击键到底时的响声也会比较大,而优质的键帽会用比较厚的材料,这样就能令击键手感沉实,击键到底的时候响声也会比较小。
5.底板:不管键帽,支架,回弹,键程和键距多么出色,整个键盘还是需要一个稳固的底面来支撑,在笔记本电脑中,出于轻薄的考虑不能使用台式机那样厚重的底盘,因此笔记本电脑都是以单张的金属薄板作为支撑兼键帽支架的安装面,如果你有机会拆下过笔记本的键盘,你会发现它们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弯折,因为通常这张金属薄板的厚度只有0.5~0.6mm,强度自然不可能很高。
通过本文,大家应该了解到一款键盘是好还是不好,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机器本身的定位而决定的,对于以低价或者时尚作为卖点的机器,键盘手感根本不是它们的主要卖点,只有那些为工作设计,而且卖在中等价位以上的机器,才可能装备好的键盘。
再者,在缺乏准确参数和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对同样一款键盘的感觉也是因人而异,当我们描述一款机器键盘“手感”优良的时候,其实只是在说你必须用自己的手才能感受到,如果“手感”优良是源于“听说”,“视觉”判断,或者主观“猜测想像”,都只说明其实想像力已经压倒了真实的感受,如此的手感优良,实在是不要也罢。


[ 本帖最后由 T60CC1 于 2007-2-23 22:16 编辑 ]
发表于 2007-2-23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坐上了传说中的沙发  好文章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07-2-24 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7-2-24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07-2-24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了~~
发表于 2007-2-2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顶!!!
不过我还是怀念t43的无敌手感(好像是机械的)
发表于 2007-2-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中………………
发表于 2007-2-25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顶一个
发表于 2007-2-2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仔细观看中 。。。。。
发表于 2007-2-25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7-2-2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等我买了apple 再来讲讲
发表于 2007-2-28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都被LZ挖出来~
发表于 2007-2-2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有学问!
发表于 2007-2-28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喜欢IBM就在于这些细节。
发表于 2007-3-1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专业了,是LZ自己写的么?PF PF !
发表于 2007-3-1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认真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7-3-1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相信这么牛的机器不会出这么低级的失误
发表于 2007-3-1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7-3-1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thinkpad的很多细节都是很人性化的
发表于 2007-3-1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7-3-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IBM就在于这些细节  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