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不觉中,从1993年开始使用笔记本至今已经整整十年过去了。这十年间,我从一个在校学生,经历了八年工作,现成已经成为一家公司的骨干成员,中国IT行业也从起步发展的阶段发展到现时令世界瞩目的规模。回想这十年间使用笔记本的经历,我经历了兼容品牌及多个国外品牌,直到近年来基本稳定地使用IBM的ThinkPad,细想起来,有不少值得纪念和回忆的东西,尽管最近工作繁忙,还是抽出时间来提笔写下以下的文字,与各位同好共享、共勉。
1993年春天,当时还是一个在北京读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我,在一个高中同学的学校(北方交通大学)机房见识了多台286机型,尽管在高中的时候学校有过COMS(与AppleII相近的机型)机上BASI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但由于环境等多个因素的不同,我当时被电脑是缤纷多彩的界面强力地吸引住了,特别是那些可以管理数据库的dBase程序、可以输入中文的WordStar等程序,当看着一行行的中文从机机叫的16点阵针式打印机输出的时候,那感觉简直是酷B了(那时候还没流行这个词而矣)。回到学校第二个周末,我就拉着那个同学去机房“上机”,后来又跑到北京邮电学院(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上机,在那以后的几个月,我以几何级的速度熟悉了DOS基本操作、拼音输入、FoxBase(当时比dBase高级一些,但比后来的FoxPro差多了)等软件的操作,那本我只花了十多天完成学习的清华大学的foxbase教程至今仍然存放在我的书架上。这其中自然少不了TT和DOT这些练习键盘的软件,也正是经过这样的过程,我掌握了盲打的输入,这个对于后来学习五笔输入有很大的好处,只不过在这过程中我犯了许多人相同的毛病,那就是只用右拇指来打空格键,这个毛病影响至今。
暑假之后的秋天,回校之后,在北邮机房熬过十几天的晚上和周末,我终于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当时顶级的中文输入法--五笔输入。当时北邮机房里基本是286,只有少量高档的386,那些机器是轮不到我们这些外校生用的,那些机器上面装的DOS5.0我们更是连过把瘾都不行。没办法,我和班上几个有相同爱好的同学只有到中关村扫荡了,那时候中关村规模比现在小得多,希望、科海是比较大的,那些公司才比较开放地把机器展示出来,我们就带着几张5英寸软盘(3.5英寸软盘还是买不起),放人望风,然后就从展示机上面sys哟,xcopy哟拷系统回去(pkzip、rar那些还是94年之后的事了)。那时候,DOS5.0的突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它真正地突破了它老板只要640K内存的限制,可以使用扩展内存了,要不然你的电脑永远只有640K内存用(3.31也开始支持扩展内存,不过很快就被5.0盖掉了)。1993年晚些时候DOS6.0也发布了,具有重大进步的是DOSShell和DblSpace硬盘压缩,对于当时可怜巴巴的硬盘空间而言,这个硬盘压缩技术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赞许,即使当时是386/25这样的机器照用不误,这个技术甚至在现在那些骗子笔记本仍然得到采用(把1G的硬盘变成20G的把戏),嘿嘿,十年有效的技术,DOS够NB了吧。
那时候,对知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感慨不矣,无论是用286还是386,无论是640K内存还是4M内存,甚至是在软盘上运行程序,都绝对不会有今天这样有觉得速度慢的感觉,总觉得每一个软件、命令的操作和掌握都象一顿饭似的满足自己,心里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形容。为了抢位置,经常是下午一下课就骑单车跑去北邮排队,有时候甚至排上半个小时才能轮到自己到机房,一直到晚上快10点机房要关门了才舍得回校,我记得很清楚的就是那时候回校路上到饭馆吃2.5元的刀削面。
在那年的初冬,我父亲刚好出差到东北路过北京。我家几代都生活在农村,父亲是一个工人,但是他对知识的尊重、对后代追求知识的支持却远远超过当时绝大多数农村人(这种心态和力量将伴随我一生,并且带给我一生的幸福),当他知道我对电脑孜孜以求地学习的情况时,他主动提出给我购置一台电脑以方便学习。由于当时学校住宿条件的制约,加上学校放假的时候方便携带可以回家学习,我们决定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那时候我主要是看“计算机世界”报和“中国计算机报”,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就马上把最近几期的报纸翻了出来,可是那时候的笔记本都是天价,特别是彩色屏幕的机器都要两万元以上,国外名牌的机型要三五万算是平常,IBM、COMPAQ这些一流厂商更是连看都不敢看。经过对比,我们基本上选定了低端的笔记本机型,基本配置为386sx,最后我们在海淀黄庄(希望斜对面)一家叫高立的公司购买了一台LASER(雷射,一家香港电子厂商,设厂在东莞)的笔记本,配置是386sx/33,2MB内存,80MB硬盘,10.4英寸单色显示屏(外接显示器可达256色,印象中是256K显存)。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购买这样配置的笔记本实乃明智之举,一是经济能力所限,虽然当时家里情况还好,但是我下面还有一弟一妹在读书;二是对于学习用途(其实当时很多高配置电脑也是编程、打字而矣)而言,这样的配置足够了,正如现在一台PIII笔记本对于学习也是足够的;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学生不宜张扬,更不宜使用过于贵重的机器,万一失窃就惨大了。这台笔记本一直陪伴我读完大学,期间我只在95年的时候加过一条4MB的内存(当时花了两千多元,现在这个价格都快买一条1GB的内存了)。
这台笔记本呈银灰色,但是那个银灰色可和现在的那种时尚银灰色无法相比,现在看来那种银灰色是很土的,机器内置电池和软驱,屏幕有一个滑动按钮调节亮度。尽管这属于一台兼容品牌笔记本,但是它随机却带着一套原装正版的DOS6.0,这套DOS6.0由三张软盘和一本英文版的用户手册组成,我扎实的DOS基础正是在此上面构建和巩固而成,至今仍然在受益。电池是Ni-Ca电池,也没讲究什么完全充、放电,更谈不上什么查看功率和充电次数,拿回来就接上电源用了,那个电源硕大无比,比现在T系列的两个电源还要大,夏天的时候更是热的差不多可以烧开水,好在当时是386sx的CPU,系统的发热并不严重。我们宿舍住了八个人,我住在上铺,我就在下面垫了一个纸箱来摆笔记本,尽管如此还是无法阻止大量的同学围观,也数不清有多少同学曾经拿了写好的信来给我帮忙打好,然后上机的时候用机房的打印机打出来(我们班是大四的时候才有上机课),寄回家,那种感觉,包括我在内,真是奇妙无比。
在DOS时代,系统“优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qemm出现之前,只能用DOS6.0自己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调整,或者自己不断尝试来调整,其实就是利用emm386来利用640-1024K之间的部分内存来运行程序(加载驱动,smartdrv也可以部分加载在此高端内存),以最大限度地空余出640K以下的内存来运行程序,否则在加载了中文系统之后就容易出现内存不足的情况,当时就觉得老比的那句“给我640K内存足够了”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那时候没有互联网,机器连内置MODEM都没有的,所有的资料均来源于报刊和书籍,魏公村、海淀图书城、希望、科海是我购买电脑图书的主要地方,然后就是*自己大量的操作、尝试和摸索,DOS安装了无数次。这台笔记本只有80MB容量(现在的5K80刚好是它的1000倍),因此在上面作硬盘压缩是一件不可缺省的事情,不过到了后来,随着对DOS已经熟练掌握,就开始精简系统了,DOS的文件被我删得只剩下二三十个,其它的大量软件也经历了尝鲜和使用的阶段,只留下了常用的命令和精选的工具,这样对硬盘空间的占用就小多了,硬盘压缩也就自然而然地不怎么使用了。
到了1994年,Windows平台开始影响起来了,我这台笔记本刚好具备了运行Windows3.0/3.1的硬件条件,于是就开始了Windows之旅。那时候没有光盘,一切软件都是通过软盘来交换/拷贝的,hdcopy/dupcopy是那时候最流行的工具,尤其是hdcopy,可以自动感应软盘插出/拨出,速度也比DOS自带的diskcopy快得多,我的电脑上至今保留着hdcopy的2.0版本,可惜那个开发作者不懂得卖钱,否则肯定富得流油了;不过那时候也没版权意识,几乎所有软件都是“自由”拷贝的,一些公司就应运而生,他们搜集了巨多的软件,在展览馆有展会的时候大发传单(当然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独到的或新的软件,否则就吸引不了人了),制作成软盘镜像,需要的人可以用软盘去拷贝,一张多少钱,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5年我毕业后。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1是我用得最多的系统,虽然是英文版的,但是装上中文之星(CStar)之后,使用相当快捷方便,那时候中文版的Windows3.2备受责备,它是微软的第一个中文Windows,但是性能巨差,速度比英文版慢了N倍,因此外挂中文平台就应运而生了,中文之星和四通利方(大家还记得王志东吧,新浪的风云人物,其实就是当年从中文之星出来,创办了四通利方)是斗得最厉害的两个平台了,不过我还是喜欢中文之星多,它的五笔输入法造词特别方便,而且界面简洁明了,特别适合我用的低档笔记本。中文平台解决了,就是上面的应用了,当Windows用起来之后,我就几乎不再用DOS下面的WPS了(尽管那时候WPS几乎是公认的标准),转而使用Windows平台上的Word和Excel。94-95年的时候微软刚好推出了Word和Excel的中文版,那时候微软还没有Office的概念,Word和Excel都是分开的,每个都有好几张软盘,与许多人不同,当他们还在留恋DOS下面的WPS/WPS NT的时候,我就几乎全面地使用Windows平台的Word和Excel了。
这时期有几件事很值得回忆的。一是目睹了电脑爱好者杂志的成长,我是在93还是94年的时候在北京展览馆的一次展会上认识电脑爱好者杂志的,当时电脑报刊特别的少,当看到电脑爱好者创刊发行时,就如饥似渴地抱在手上读了起来,并且一下子订阅了一年,为了补上错过的几期,我到过当时在中关村南五街(好象是)杂志社购买过,当时的杂志社相当简陋,风行一时并后来发展成为蒲公英软件公司的拳头产品的“轻轻松松背单词”软件的开发者蒋刚,当时就是电脑爱好者的编辑之一,当时也在杂志社找他购买了一套;二是新天地的中文之星,安装了英文版Windows3.11 for workgroups之后,中文平台是个棘手问题,在四通利方出来之前国内就只有新天天的中文之星一个支撑平台,当时购买不起正版软件,也找不到D版的中文之星,刚好了解到新天地发行了中文之星的小型版本(好象 有基本功能但只支持一种字体),价格只用几十元,我就跑到了新天地公司直接购买了一套这个版本,当时新天地规模也相当小,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相当于颐宾楼上面的一家很普通公司;三就是kv100,软盘拷贝软件风行之后,病毒传播得非常快,国产杀病毒软件除了公安部的Kill,就是王江民的KV100最出名了,当时这些软件都加密比较厉害,破解的版本又经常是很落后的,所以我就找他们购买了一套正版的KV100,那时候江民公司就在人大旁边的一个小楼上。
这第一台笔记本一直伴随我毕业,从北京带到了深圳。工作后不久,Win95发布了,我是个很赶新鲜的人,8月底就从电脑市场上弄回来了Win95,当时光盘可是30元一张,可这也是能够获得的唯一途径(当时没有互联网用呢)。对于用惯了Windwos3.xx的人来说,Win95改变实在是太多了,我对Win95的学习也进入了如痴如醉的境地,尽管当时才工作刚刚不久。可是这台笔记本运行Wind95比较吃力,加上当时我妹妹需要电脑学习打字,于是在那年年底,我趁出差到北京的机会,把电脑换成了当时比较有名的英加(Varidata),尽管还是单色显示器,但是CPU已经提高到486,内存加到了8MB,硬盘也变成了120MB,跑起Win95来比原来的那台386快了不少,印象中这台笔记本只花了7000多元,为了提高速度,我只安装了英文版的Win95+中文之星。由于其时工作开始不久,折腾电脑的时时并不是太多,因此这台电脑很多时候都是用来处理一些业务的往来单据;但是我仍然抓紧时间学习和深入foxpro,并且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公司库存管理程序,这个程序一直用到后来这个项目结束。随着业务的开展,我第一次在这台笔记本上安装了Fax/Modem,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它来收发传真,当时这块卡花了1200元(我记得清清楚楚)。 |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