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作者:Prince McLean
Android 给予了智能手机制造商赶超 iPhone 的希望。本文是系列分析的第二篇,主要探讨 Android 与 iPhone 于智能手机软件平台之上的对比,特别关注的是二者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借此来影响用户。
Android 对 iPhone:「限制」对「安全」
平台提供商,在这里是指苹果和谷歌,它们亦需要反复权衡取舍才得以创造出值得用户期望的产品。一方面,用户既希望手机可靠多能,又不想受制于产商人为的限制。
同时,用户也希望平台富于进取,及时增加新的功能,并保障他们远离恶意病毒、广告软件、间谍软件、垃圾消息等等所产生的数据失窃带来的滋扰。
但问题是新功能的加入通常会导致软体的臃肿,性能的下降以及突如其来的臭虫,而推行严苛的安全制度又会导致用户的不满与受限。平衡这些要素是工程学上的一门艺术、苹果和谷歌能做的多好与各家平台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
商业模式:苹果
iPhone 平台的商业模式极为简单:由单一公司掌控所有事物,以图能成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即是为了卖出尽可能多的 iPhone。
iPhone 的软件平台与硬件设计互为一体,亦与 iTunes 紧密结合来执行安装、软件升级、备份、媒体同步、程序管理的工作,还有可供选择的云端同步服务 MobileMe。
运营商们必须接受有关的易用协定(例如,支持 iTunes 而不能强推自家昂贵的铃声、音乐与软件下载服务。)然而,苹果的运营商策略在许多市场中也限制了用户的选择,例如在美国,iPhone 只能使用在 AT&T 的网络上。
苹果还严控 iPhone 出售的地方,并将售后问题独揽身上。若是面临硬件故障,或诸如如安全和性能下降等软件问题,苹果亦无从推卸。如果 iPhone 出了什么问题,一定是苹果的责任。
另一方面,你无法从其他地方得到 iPhone OS,也不允许修改核心软件,或安装苹果认为质量低劣、与其设计目标不合的软件(包括第三方程序的后台操作),或有损其平台(例如 Adobe Flash)除非你私自通过越狱来破解 iPhone,但这并非苹果许可的行为,它亦竭力阻止此事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想要增入苹果不想支持的功能无异于登天。
商业模式:Android
谷歌的商业模式更加复杂同时也更为简单。它不靠出售硬件或软件许可(免费并开源)获得收入,它的收入来自广告出售及用户偏好跟踪,通过旗下的应用包展开(既不免费也不开源)。
Android 与硬件的结合度越高,第三方制造商越可能考虑采用它(或有能力生产)。硬件商可以增加谷歌未完全支持的功能(例如多点手势触控,或独有的用户界面),Android 也可以提供在某些设备中没有包含的功能。(例如罗盘)
与 iPhone 、iTunes 不同的是,Android 手机未被集成入任何一种形式的桌面管理程序,因而不同网络、不同厂商的用户面临着各异的设置情况,因此安装、升级、备份、媒体同步、软件管理以及云同步在不同的手机上便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Android 手机与运营商的捆绑程度亦各有不同。有的已被解锁,几乎可以在任何网络上运行,而有的捆绑程度严苛如 Verizon 的非智能手机,这些手机硬件不佳,且无法移除 VCast(Verizon 的媒体下载服务)。
对谷歌来说,与运营商的关系做到像苹果那样强势很难,因为它并不生产硬件。预计明年年初将有一系列 Android 手机上市,厂商们都宣称自加的产品体验将有别于他人,这使得 Android 平台与强调一致体验的 iPhone 截然不同。(同样的例子还有 Windows)
HTC 力推 Sense 界面,摩托罗拉以 MotoBlur 出击,索爱则把即将上市的 Xperia X10 的用户界面称为「Rachael」或 UX,其他厂商亦有推出自家独有界面的计划。
试想,假如戴尔和惠普生产完全不同的台式机与应用程序,绝大多数用户们能分辨得出系统装载的是 Windows 吗?这种情况看上去更像是 Linux PC,有许多种选择,没有绝对占大头的产品,结果导致软件开发、用户培训与支持资源互相间无法共享。微软强迫 PC 大佬们推行统一界面可谓不遗余力,这强化了消费者对 Windows 的认同,也使得 PC 厂家的推陈出新变得更加容易。
许多用家会难以意识到他们使用的是一支 Android 手机 ,亦不知其实不同厂商或运营商的 Android 手机有许多共通之处。这是因为,Android 没有标准化的品牌推广,没有强制的最小安装包,也没有固定的用户界面,它没有限制外观的呈现方式,没有要求触控手势要如何工作,也没有规定硬按钮要怎样布设。
没有品牌
与 iPhone 不同,谷歌对何种程序应纳入 Android 软件商店并无明显限制,但由于验证与安全机制的缺失导致用户面临间谍软件和恶意软件的攻击与广告软件的滋扰,同时亦无任何的官方软件质量守则。
也许用户对谷歌松散的品牌管理不会加以抱怨,但这会影响到市场对 Android 产品的接受程度,转而影响 Android 手机的竞争力和平台的软件数目。
例如,苹果精心守护着独一无二的 iPhone 品牌,谷歌则允许任何设备称己为 Android。如果某家厂商生产了一款非常糟糕的 Android 手机,它是能够损害到 Android 平台的声誉的。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如此努力的为 Windows PC 创建标准底限和统一界面的另一个原因。
谷歌在管理平台方面没有经验,也没有显示出哪怕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致使了微软在 PC 之上的成功。谷歌对品牌管理似乎也漫不经心,对于一个名字已然跃升为网络搜索的代名词,和拥有像 Gmail 一般广为人知的产品的公司来说,这真是不寻常且有趣的问题。
谷歌似乎从未想过将 Android 品牌推广到主流消费者手中,取而代之的是,它允许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方式宣扬 Android 品牌。例如 Verizon 将旗下的 Android 机型以「Droid」之名进行推广,相同的硬件设计也许来自不同的制造商(「Droid」由摩托罗拉制造,「Droid Eris」是 HTC 在相对老旧的硬件上改头换面所打造的产品),而在其他运营商那里名字也有所不同。(摩托罗拉 Droid 在其他地方以 Mileston 出售,Droid Eris 的真名是 HTC Hero)
这全然阻碍了摩托罗拉在全球市场中推广自家的 Android 手机,对 HTC 亦如是。它还会使得用户不自主的将 Android 与 Verizon 联系在一起,尽管事实上第一台 Android 手机是由 T-Mobile 发布的,而明年全美的运营商都可能出售 Android 手机。
想象一下,苹果允许一些运营商以「iPho」之名出售 iPhone,品牌的认知就会出现问题,或者苹果试着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名号推广 iPhone。品牌的要旨是创造知名度及消费者认知感强烈的产品名称。
谷歌允许合作商们在 Android 品牌之上互相对战,允许它们推出具有竞争力但又易于混淆的子品牌,还可以有不同的用户体验。结果便像是转瞬而逝的烟火,在消费者眼里全然没有印象,像 LG Prada、Vu、Viewity、Venus、Voyager、enV Touch、Cookie、Dare、Secret、Arena、Xenon、Cyon、Shine、Incite 以及 Renoir(都是相同或非常类似的触屏手机,只是在不同的市场上由不同的运营商发售而已)这样的品牌便在同时期与 iPhone 的认知度对战中败下阵来。
如果 Android 手机出了什么问题,用户也许会指责运营商或手机厂,或是 Android 开源社区,没有人能对手机负完全的责任,即便他们愿意这么做,其实他们也没真的想这么做。结果使得 Android 变成爱好者与黑客的乐土,但对于老实本份的主流用户来说便可能是一连串的灾难。
消费产品的软件集成
许多对 Android 的消极影响与谷歌的商业模式有关,这非常像微软的 Windows Mobile 和 PlaysForSure。与 PC 上的 Windows 大获成功不同,微软在移动设备领域遭遇了巨大的失败,很大程度是由于软硬件的集成度对 PC 用户的影响弱于对手机用户的影响,掌上设备涉及更多的直接操作,还包括电源管理,性能与用户界面,这需要比桌面 PC 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完成。
微软的软件许可模式在服务器领域以及有 IT 专员支持的用户那里运作的最好,在这些领域里最流行的是 Linux。微软对用户体验的掌控帮助它从主流用户手中攫取了 Linux 的地盘,但并未放缓苹果通过其更具集成化的麦金塔蚕食 PC 市场的脚步。然而,在移动设备中,苹果严控之下的用户体验使得 iPod 与 iPhone 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无论微软还是其他开源软件平台在这两个市场都未曾破局。
在手机授权领域最成功的故事要属 Symbian,但很大程度上,这仅是几个主要的手机制造商之间在内核研发上的合作协议。诺基亚、索爱和 NTT DoCoMo 各自运维着与自家硬件结合紧密的 Symbian 版本。
面对着来自 RIM 与苹果集成度更高的手机的竞争,Symbian 的份额剧烈的下滑,诺基亚戏剧性的转向共享代码的开源平台。没有证据显示有什么能阻止 Symbian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继续下滑。Windows Mobile 与一度风光无限的 Palm 的双双陨落亦佐证了这类模式的兴衰。
除了商业模式的不同,Android 和 iPhone 在核心软件平台、预置程序与第三方程序等方面亦各有不同。下一节将对此进行讨论。
<P> </P>
<P> </P>
<P> </P>
|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