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R光盘的寿命
由于CD-R光盘可用来存放珍贵的、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资料,因此人们不禁会提出这样的问题:“CD-R光盘上的数据到底能保存多久?”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说明。
世界上著名CD-R的制造商,如Taiyo Yuden,Kodak,Philips,TDK,MTC等公司都对CD-R光盘的寿命进行了测试,他们的测试方法是采用控制模拟条件下进行的加速老化实验,再根据一定的理论推算CD-R光盘的寿命。Kodak公司得出的结论是:“把CD-R光盘存放在推荐的暗环境下(24摄氏度及24%相对湿度),寿命可大于217年”;Philips公司得出的结论是:CD-R光盘的寿命至少是100年;MTC公司的结论是:“MTC CD-R光盘的平均寿命在300年以上,145年后读盘的可靠性为95%,所以CD-R光盘特别适于长期保存。”
那么,以什么样的标准作为衡量CD-R光盘上的数据的可用性呢?目前大部分对CD-R光盘寿命的测试都采用BLER(Block Error Rate)作为衡量光盘数据可靠性的最主要的指标。BLER定义在Philips红皮书和黄皮书中及ISO/IEC10149有详细说明。为了说明 BLER,先对CD的记录结构作一简单说明:块(Block)是CD的基本记录单位,它包含24个字节,98个块组成一个物理段,每个物理段都有各自的地址。段是CD光盘可寻址访问的基本记录单位,每一段为2352个字节,以CD-ROM方式为例,2352字节包括12字节同步码、4字节标题、2048字节数据和288字节纠错码。 CD-R光盘读写时都采用恒定线速度(1.2~1.4m/s),以单倍速读写为基础,每秒传输速率为150KB,即每秒读出75个物理段。CD采用的是 CIRC校验编码,它允许3%的误码率,这样每秒读出7350 Block(75×98),允许误码为220Block。因此,CD系列光盘标准规定BLER(块误码率)小于220Block。实际上,各生产厂商的光盘的此项标准都远远小于220,通常的CD-R光盘刻录后的数据的BLER在10~30之间。在CD-R光盘的老化实验中,主要测试BLER指标,当 BLER指标超过此标准时,也就是CD-R光盘寿命的终结。
影响CD-R光盘寿命和安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是时间,即自然老化,主要是染料不纯和氧化作用。第二个因素是光线中的紫外光,在强光的照射下,染料层的变质很快。如菁蓝染料的CD-R光盘在夏日中午阳光的曝晒下,3至5天后光盘就报废了。第三个因素是人为损伤,人为损伤是最大、最难预防的威胁,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常常造成读盘错误和不可恢复的错误,从而缩短光盘数据的使用寿命。 三、CD-R光盘的市场现状
CD-R光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从CD-R光盘在国际市场的价格波动可窥一斑。1995年CD-R光盘日渐兴起之时,一张光盘的国际市场价格为10美元,但经过短短数年,CD-R光盘的市场价格已降至每张盘片不足1美元。尤其是1996年底和1997年初,CD-R光盘的价格几乎以每月50%的速度下跌,一直到1998年年中,CD-R光盘的国际市场价格才逐渐稳定。目前国际市场上CD-R光盘生产厂商的出厂价约为每张盘片0.7美金左右。
CD-R光盘从反射层材料来区分,主要有“金盘”(以金为反射层)和“银盘”(以银为反射层)。CD-R光盘兴起的早期,主要以金盘为主,这时的CD-R 光盘多用作重要数据的存储。实际使用中,并不是所有的资料和数据都需要长时间保存,许多东西,用户只需保存两三个月或者半年。而且这样的用户数量很多,促使银盘广泛应用,CD-R光盘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目前全球CD-R光盘的生产能力约为3亿多片,CD-R光盘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状态。CD-R光盘生产厂以台湾发展为最快,台湾的CD-R光盘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40%。1995年与先科数字光盘一同发展的台湾厂商只有两家;到1996年底,中国大陆仍只有先科数字光盘一条生产线,而台湾已有CMC, RITEK,莱宝等公司共计十几条生产线;到1997年,中国大陆真正批量生产CD-R的仍只有先科数字光盘公司的一条生产线,而台湾批量生产的已有近 30多条生产线;到1998年,先科数字光盘公司的扩大规模的计划因某些因素而搁浅,而台湾的CD-R生产规模已达60多条线,月产CD-R光盘达 1200万片以上。 |
关于我们